“钾肥大合同价格是市场底部价格的信号。”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刘冰燕指出,钾肥大合同价格落地能够刺激下游需求大面积恢复,有效提高市场的整体流动性。盐湖股份相关人士也认为,“大合同的落地价格有望对国内钾肥价格起到托底作用,未来氯化钾市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供应量有望增加
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较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保税区进口货源加快通关放货,当前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
“目前国内氯化钾市场货源总量相对较为充足,但多数货源集中在保税区。”张杰介绍说,目前港口进口氯化钾总港存量在300万吨以上,只是较大部分货源在保税区内,因通关缓慢,市场上的流通贸易货源相对有限。近期在秋播保供倡议书的指导下,中国主要钾肥进口商表示,正在努力办理进口货源通关放货的手续,预计进口钾肥将很快投放市场。
与此同时,白俄罗斯、老挝钾肥向中国的出货量也在增多。吴骏燕指出,受地缘政治以及制裁的影响,白俄罗斯钾肥贸易发生重大改变,更多选择通过铁路转向中国。今年以来,白俄罗斯钾肥向中国的出货量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分别达到了79.84万吨和117.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65%和231.52%。另一方面,近年来,来自老挝的氯化钾进口量也增长明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钾肥来源之一。上半年,来自老挝的氯化钾进口量达到71.34万吨,同比增长了108.21%。钾肥进口商表示,今年钾肥进口量同比增幅较大,有望创近年新高,国内钾肥需求能得到有效保障。
国内供应方面,国产氯化钾装置也在9月份陆续增加产量,供应量预计将高于8月份。叠加前期钾肥价格高位,相当一部分下游厂家基本以按需采购为主,随着近期钾肥价格持续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下游厂家继续不买单,不排除有部分贸易商会低价出货。
综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大合同的托底支撑及供应增加的预期下,国内钾肥市场不会出现价格大涨大落现象,大概率以高位震荡盘整行情为主,保供稳价将成为市场主流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