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行天下,能创未来;发展无止境,职教正当时。11月21日,全省职业教育发展大会在西宁召开。省市(州)相关部门、省内外职业院校主要负责同志、援青省市相关职业学校负责同志,企业代表140余人参会。
会上,与会人员聚焦加快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系统总结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围绕加快青海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擦出思想火花。
——这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大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确保到2025年达到‘六个持续’,即:省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办学质量持续提高、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类型特色持续强化、‘组团式’帮扶效果持续提升……”
“力争到2030年,达到‘三个更加’,即:职业教育供给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能力更加充足,职业教育适应性更加显著……”
“梳理细化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人才需求、产业发展、政策支持3个清单,着重从区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财政经费投入、引导企业办学、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详细制定重点任务……”
会上对《青海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三张清单”》和《青海省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行动方案(2023—2030年)》作了说明。
大家纷纷表示,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关系民生,更肩负着“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的使命。此次大会令人深受鼓舞,信心倍增。今后要更加聚焦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不断优化类型定位,持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能力,为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这是一次明确方向、精准路径的大会。
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教育是关键,职业教育尤为重要。
“如何形成合力努力推动青海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怎样进一步对接产业抓改革,产教融合促发展?”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分别结合自身实际作了交流发言。
天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夏静波说,我们将通过改革成果分享、青年教师跟岗学习、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参与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方式,帮助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产教融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青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志宏表示,我们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新能源、盐湖化工、生态保护、高原农牧、道路交通等领域,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文化传承创新,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着力打造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地。
——这是一次创新理念、推动落实的大会。
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行业领域的教育,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参与。大家一致认为,要紧盯市场、产业需要,坚持因需施教、分类施教,让职业教育供给与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需求相匹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浙江援青指挥部指挥长、海西州委副书记詹茂伟说,我们将通过“N+1”结对帮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等平台,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质量就业、师资能力提升,共推浙青职业教育合作再上台阶,共助青海产业“四地”建设再加力。
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援青)徐伟认为,青海省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做法。我们要发挥“组团式”教育帮扶模式的优势,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青海职业教育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盆存说,我们将进一步凝练专业定制方向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和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产才融合为基础,建设产教融合体系,开展新型学徒制培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同时,通过选聘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院校教师担任企业导师加入到企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企业智力、技术和设备等优势,将产教融合深度融入服务青海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之中。
“新征程上,蓝图部署更加明晰,发展信心愈加坚定,实践路径越发夯实。”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才让东主说,此次会议的召开为青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厘清了思路,我们将充分利用“组团式”帮扶的契机,将东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中,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海南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