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大通道的建设,让丝丝“绿电”从青海送到中原;
万吨级干喷湿纺关键工艺技术,摆脱了国外对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卡脖子”;
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令青海涉藏地区百姓“虫癌”患病率从0.63%下降到0.18%……
褒奖学者、鼓励创新。2023年11月30日,青海科学技术领域迎来一年一度最高荣誉盛会——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40项涉及青海生态文明、民生改善、产业“四地”建设等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进入青海科技创新“群英榜”,激励着高原科技人员更好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成为撬动青海“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有力杠杆。
站在高原
科学家勇攀创新高峰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而科研人钻研不辍的原动力,一定是对其领域近乎偏执的热爱。
“我喜欢青海的山水人文,更热爱我所从事的藏医药科研事业。”三十二年间,从高山密林到草原雪山、从锦瑟年华到华发初生,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魏立新,用脚步丈量青海物华天宝的藏药资源,让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民。
针对藏药行业存在的三大难题:矿物药重金属安全性遭受质疑的焦点问题、藏药质量控制与标准提升的重点问题、藏药传统炮制工艺阐释的难点问题,魏立新创新研究思路,攻关共性关键技术,创建中藏药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新模式,改变国内外以元素含量评价一切的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片面模式,使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促进藏药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荣获2022年度青海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魏立新,立足创新,恰如其名。站在青海省科学技术最高颁奖台上,魏立新代表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无数高原科研人员,他们用热爱深耕科技、用坚持推动创新。
“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对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都给予巨大鼓励与激励,全社会给予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良好氛围和坚强保障,令我倍感鼓舞!”提及获奖感言,魏立新感慨万千。
青海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严格按照《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形式审查、网络初评、行业专家复评和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经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授予魏立新同志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新发明奖授奖项目1项,三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3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