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精神足迹|青藏铁路精神背后的奋斗故事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4-04-30 | 64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读】自青藏铁路破土动工以来,一代代铁路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用热血和汗水蹚出了一条通往世界屋脊的神奇天路,留下了一串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2024年第4期《党建》杂志刊发《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一文,为您讲述青藏铁路精神背后的故事。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青藏铁路精神背后的故事

  把铁路修上青藏高原,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也是几代中国铁路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新中国成立之后,青藏铁路破土动工;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运营;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面对青藏高原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新中国铁路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以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用热血和汗水蹚出了一条通往世界屋脊的神奇天路,留下了一串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付出一切,只为这条神奇的天路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一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的雄伟和壮美。然而,谁又能想到,支撑起这雄伟和壮美的是无数铁路人的青春乃至生命。为了修建好、运营好这条神奇的天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人奋战高原、坚守高原,书写下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

  让我跟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1974年3月,铁道兵第七师、第十师6万多名指战员奉命进军高原,开展青藏铁路西格段建设大会战。其中,作为重点、难点工程的关角隧道的修建尤为艰难。

  关角隧道全长4.01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需要穿过10条断层带,施工难度非常大,施工设备又十分简陋,打隧道用的是风枪、铁锹、榔头,被炸碎的石块全要靠人工一锹一锹地向外运。施工过程中,建设人员不仅时常因缺氧而昏厥,还随时可能面临塌方的危险。如今,在青海省天峻县烈士陵园内,长眠着55位英灵,他们都是修建关角隧道时牺牲的铁道兵战士,最小的19岁,最大的也只有23岁。在如同朝阳一般的年纪,他们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雪域关角,谱写了青藏铁路建设史上一曲壮美的英雄赞歌。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格段建成后,许多修建铁路的铁道兵留了下来,继续运营这条铁路,张生林就是其中一位。2003年,本可以提前退休的张生林放不下亲手丈量过的土地,放不下魂牵梦萦的战友,主动请缨回到关角隧道继续工作,他说:“就是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友,我也要把这条隧道守护好。”他还一再叮嘱子女:“我去世后,就把我的骨灰撒到关角,让我跟战友永远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