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越来越难赚了!这恐怕是当下许多人的共同感受。曾经,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认为只要脚踏实地工作,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现实却给了我们当头一棒。无论是勤恳的打工族,还是心怀梦想的创业者,都发现财富之路越来越窄。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经济下行与就业困境:个人财富增长乏力的宏观根源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GDP增长率从过去的两位数降至个位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GDP同比增长3%,创下1976年以来的新低。
经济增长乏力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老板坦言,过去企业利润率能达到20%以上,现在只有个位数,甚至有些行业已经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企业利润下滑,员工的加薪空间自然也受到挤压。
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8.7%,比10年前提高了5.44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的增多意味着养老和医疗支出的增加,这无疑会加重年轻一代的社会负担。
他们不仅要承担抚养老人的责任,还要面对房贷、教育等巨额开支,手中的钱自然更紧张了。
另一方面,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过去行业高速发展,从业者收入普遍较高。
但随着行业进入成熟期,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现象明显。
一位从业多年的程序员感慨,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许多基础性工作都可以被替代,个人护城河越来越难建立。
如果不能掌握更专业、更难替代的技能,收入增长空间恐怕十分有限。
残酷的就业市场、日益沉重的社会负担、紧缩的企业利润,共同交织出钱难赚的尴尬境遇。这些社会层面的原因,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经济和人口因素,科技进步也给就业市场带来新的冲击。
技术进步与贫富分化:财富游戏规则的悄然改变
当今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就业形态。
一方面,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对人力的需求。
以工厂车间为例,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的普及,让许多流水线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有多达8亿个工作岗位可能被自动化取代,约占现有岗位总数的五分之一。
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也催生了许多新兴职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松跨入新领域。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过去的网页制作、SEO优化等工作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AI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等高精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