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以“绿”为笔 绘就产业“四地”新画卷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6-30 | 41 次浏览 | 分享到:
  青海,广袤高原之上,盐湖资源如熠熠星辰,衍生出愈发繁荣的多元产业链;清洁能源领域风、光、水协同发力,勾勒出“风光无限、水韵灵动”的壮美发展新画卷;“大美青海”生态旅游凭借独特魅力,成为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梦幻打卡地;“优质、绿色、有机”的标签,让青海特色农产品在市场熠熠生辉……

  产业“四地”建设是青海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与区域特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心绘就的战略蓝图。如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海产业“四地”建设的殷切期望转化为生动实践,青海始终在积极探索、奋勇前行。

  锚定产业“四地”建设目标,青海牢记嘱托,推动传统产业破茧重生、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全力书写跨越赶超的精彩答卷,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韵悠扬 奏响农牧新乐章

  青海,屹立于地球“第三极”,是三大江河奔涌而出的源头,全国五大牧区的重要一员,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这片神奇的土地,赋予了农畜产品天然、绿色、有机的独特禀赋。

  5月14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青杂5号油菜种子经西宁海关所属西宁曹家堡机场海关检验检疫合格后出口至蒙古国。此次油菜种出口量120吨,计划在蒙古国示范种植30万亩。

  “你们青海的油菜杂交种品质特别好!我今年种了3万亩的油菜,用的都是你们的种子。”5月底,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生平接到一个来自蒙古国种植户的电话,他对来自青海的油菜种给予高度评价。

  “蒙古国农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其他国家油菜品种在蒙古国种植平均亩产在70公斤左右,而我们的‘青杂系列’同等条件下亩产可达150公斤,含油率也高出3个百分点。”贺生平说,正是由于“青杂系列”油菜杂交种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环境适应性更强,才能在同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的油菜品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李香菊认为,此次青海油菜种子跨越山海、远赴蒙古国,是青海筑牢粮食安全、加快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青海农业特色产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青海的“绿色”魅力远不止于此——透过“生态之窗”,青海高质量发展成果斐然,“中华水塔”“三江之源”的名片愈发耀眼,“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更加凸显,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名片更加夺目……绿色和生态已成为青海的新名片,丰富的自然美景为生态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链”舞翩跹 绘就能源新画卷

  6月11日至13日备受瞩目的“SNEC PV&ES”第十八届(2025)国际太阳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储能及电池技术与装备(上海)大会上,黄河公司携光伏绿色建材全系列产品与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引往来展商与观众层层围观。

  TBC双玻白高效组件最高效率达24.4%阳台光伏轻玻组件转换效率23.0%柔性铝合金电缆国内交货量与产能双领跑……一串串亮眼的数据引发阵阵惊叹正是黄河公司深耕光伏领域的有力印证。

  凭借省内资源的“链头”,地处河湟谷地的西宁正乘着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发展势头展线扩面,不断延链强链,产业融合提质增效。

  随着一批国内外知名光伏制造企业的相继落户,西宁在推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一条光伏产业链拔节生长,成功打造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光伏制造产业链,扎实推进光伏制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为持续发挥光伏产业建设的底盘优势,促进产业向新升级,西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将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作为推进特色先进制造产业集群的关键方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持续带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新”潮澎湃 激发盐湖新动能

  为把青海高原的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青海始终坚持创新是核心、产业是基础、绿色是本底,以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突破口,推动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的察尔汗盐湖,浩瀚的盐湖如翡翠般美丽,一艘艘现代化采盐船在青色的盐田中缓缓游弋。工作人员蒋峰自豪地介绍,目前盐湖钾肥生产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各类盐资源总储量达600亿吨,是我国重要的钾肥生产基地和盐湖产业基地。近年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探索出了盐湖“创新驱动、梯级开发、综合利用”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转变了单一开发钾资源的传统模式,全力培育以钾、镁、钠、锂等资源梯级开发为主,以配套平衡氯气为辅的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循环经济产业,形成绿色发展新态势。

  此外,青海充分利用冷凉干燥、清洁能源丰富的气候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大数据产业。在我国全力推进“东数西算”的背景下,青海正探索走出一条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融合创新之路,目前,已建成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吸引了众多互联网企业入驻。

  全面推进产业“四地”建设正朝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迈进,青海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的壮丽篇章。

  记者感言:绿色是产业“四地”建设的鲜明底色。以“绿”为笔,盐湖资源衍生多元产业链,清洁能源勾勒壮美画卷,生态旅游成梦幻打卡地,特色农产品闪耀市场。青海积极将期望化为实践,推动产业升级。油菜种出口蒙古国,光伏产业延链强链,盐湖探索绿色循环模式,大数据产业融合创新。青海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朝着更高质量迈进。相信在全省勠力同心地建设产业“四地”下,青海将奋力谱写出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