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中华水塔”的生态蝶变 ——“两山”理念青海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8-10 | 88 次浏览 | 分享到:

  编者按: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青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以高水平保护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持续推动人民群众获益增收,让青海生态向美、生态赋能、生态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青海日报》今起推出“两山”理念青海实践系列报道,立体展现青海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信心、实干争先,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始终,奋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地处地球“第三极”的三江源,发源了世界长度排名前10的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江大河,被誉为“中华水塔”。

  独特的地域造就了独有的自然禀赋,赋予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而今,三江源备受世界瞩目,从省级自然保护区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为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它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坐标上镌刻下可复制可推广的“青海方案”与“青海智慧”。

  望源·绿水青山实现严格保护

  三江源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人们常形容“三江源感冒,全球打喷嚏”。过去,这片区域曾面临湖泊减少、草原退化等生态“危机”,甚至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一定影响,三江源的“呼救”唤起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继实施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后,三江源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这也是它华美“变身”的重要“分水岭”。一系列从无到有、有中创优、从优向强的原创性改革示范,成为青海贡献于中国或世界的经验和智慧。2021年10月,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

  前不久,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印发《严格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区管控要求的通知》,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控措施,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总面积19.07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全国首批、排在首位、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高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公园。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为10.58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55%,一般控制区面积为8.49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45%。

  中国的生态要地、青海的保护重地,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在最严格的保护尺度中实现生态向好。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马应祥介绍,2016年以来,三江源国家公园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推广运用先进技术,实施了黑土滩、黑土坡、退化草原和湿地、沙化土地等治理修复、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工程项目,生态环境状况持续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