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广告行业的未来趋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机遇,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方式正在逐步改变,当下数据驱动的决策已经逐步取代以往经验主导的营销模式。广告业整体数字化程度参差不齐,平台有明显数字化优势,广告主、营销服务商等处在弱势地位。人工智能(AI)当前仅在较为单一环节赋能并衍生出各类工具产品,大热的AIGC技术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对于广告主、平台和营销服务商而言,在当前环境下如何能合规地结合数字技术和AI,打造“数据+AI”营销新范式,解锁新质生产力,实现全域消费者数据的抓取,扩大数据赋能范围,智能化、数据化评估营销效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深入考量了数字技术运用与消费者个人隐私保护之间平衡的伦理议题。
1.研究背景:数字营销的机会、困境与技术挑战
当前经济形势下,广告营销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广告市场渐趋饱和,传统媒介的投放增速明显放缓,整个行业的增长动力显著减弱。在此背景下,广告主的预算分配趋向精细化和多元化,单纯依赖传统广告模式的增长空间变得愈发逼仄[1]。数字营销应运而生,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数字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告主预算调整的需求。特别是考虑到中国数字营销行业市场规模的庞大,这为其发展营造了广阔的机会空间。
然而,当前广告营销生态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以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为代表,它们不仅拥有海量数据,还构建了全面的生态系统,在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方面占据显著优势。从生产力角度看,平台方利用自动化流程和先进的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广告投放、用户分析、内容推荐等业务,极大地提升了营销效率和精准度。相比之下,大多数代理商和服务商在自动化水平上仍处于较低阶段,在许多关键环节依赖人工操作,导致整体生产力与平台方存在较大差距。从生产资料角度看,平台方积累的数据量远超品牌和代理商,品牌和代理商所拥有的数据及运作系统在数量上与平台方存在明显的不对等。此外,平台数据往往存在半透明甚至不透明的“黑箱”状态,使得品牌和代理商缺乏可靠的“信源”,不得不通过交叉使用多个平台来尽量减小因数据不足和不准确带来的误差。这种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双重不对等,使得内容营销陷入困境,难以实现高效、精准的传播与转化。
AI技术作为各行业新兴的关键生产力,对数字营销行业的变革与突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将AI技术深度融入数字营销业务的底层,打破当前生产力和生产资料不足且不均衡的僵局,从而真正实现从传统营销模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迫切需要学界与业界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