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锚定小切口,将监督“触角”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持续延伸,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三本账”,靶向施策堵塞管理漏洞,全力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紧盯资产清查,督促农牧部门以2023年底数为基础,对各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实,重点清查账实、账表是否相符,将捐赠、自购、划拨资产纳入重点逐一盘点,反馈新增资产未入账37条问题,经核对规范入账资产31个;对2013年以来通过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查明项目确权到村集体形成资产共计707个,总投资5.44亿元;2021年至2024年,统筹补齐村内必要小型基础设施、发展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助等方面短板,落实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9亿元,实施项目152个,将资产与账目不一致现象进行逐项核实,资产去向不明的建立问题清单、厘清问题根源,全部纳入规范管理范围。
重点检查全市44个村集体财务收支、报账资料等情况,反馈问题135条,现完成整改84条,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账目。下发《督办通知》3份,反馈投资收益等方面问题27条,并将扶贫互助资金纳入监督检查范围,保障资金安全。核查全市农牧区集体土地总面积10286.75万亩,紧盯未确权到户的集体资源,检查利用现状,明晰资源权属,对账实不符的进行详细梳理,确保产权明晰。
在此基础上,市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一方面,针对症结,坚持细化责任单位、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和工作要求,督促农牧部门对村集体310亩土地常年失去管理的问题,明确具体责任人,全面加强管理,并将收益记入村集体账目,防止个人占用集体资源问题;对村集体资产底数依然不清的以督办形式限期落实,对资产位置、完好和使用情况进行排查,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另一方面,抓住村集体负责人这个“关键少数”,开展专题培训,并要求农牧部门加大对“三资”账目建立的指导力度,根据各村集体账目建立与要求标准存在差距情况,通过现场指导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同时,强化监督问责,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坚决严肃处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