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2025年,海西州在民生领域取得了哪些群众可感可及的成效?
海西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贵尧:海西州持续保持8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扎实推进十大类19项民生实事工程。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政治责任,建立健全因病返贫风险人群预警和精准帮扶机制,累计识别防返贫监测对象271户820人。今年以来,帮助2082名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603名有劳动能力的易地搬迁人口实现就业,分别完成省定目标的109%、120%。
强化产业、企业、创业、就业“四业”协同,推动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全力打造“就在海西”就业品牌和“柴达木枸杞采摘”劳务品牌,城镇新增就业9953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70046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1.65%、4.96%,城镇登记失业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4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24元,位居全省前列,同比增长5.8%。
推动集团化办学和“县管校聘”改革同频共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各类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成效明显,中考录取率提升至72.2%,高考在校生本科率提高至83.45%,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达94%。
深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引领带动县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县域住院量占比同比提升16.2%,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同比提升37.98%。“三医联动”持续协同发展,海西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769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18%。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价超55%,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达96.68%,医保基金使用管理更加安全高效,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底线不断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