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一带一路”又结硕果:我国海外找钾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pmoa809fde2 | 发布时间: 2016-09-06 | 4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中核集团旗下核工业203研究所宣布,经过两年半实地踏勘、综合研究及野外勘查等工作,该院老挝项目组在老挝首都万象以东40公里的亚洲钾盐公司的探矿权内取得重大突破——初步控制的氯化钾资源储量达1.96亿吨的超大钾盐矿,配合中国与老挝间铁路线的搭建,有望使老挝成为我国海外最大的钾肥生产、供给基地。 
  据介绍,老挝项目组2015年开始对勘查区开展普查工作,2016年6月完成北部勘查区第一矿段详查野外工作,并取得巨大成果,初步控制的氯化钾资源储量达1.96亿吨。勘查区共实施1:5万重力测量206平方公里,精度电磁频谱剖面测量59.4公里,施工钻孔12个(累计深度6300米),揭露矿体平均厚度74.95米,首批样品氯化钾平均品位17%以上。 
  根据老挝地矿司提供的普查区资源量估算表,结合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惯用的区块法,估算出该矿权区远景资源储量可达7.88亿吨。按40%系数折算,基础储量可达3.15亿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其网站发布的2015年世界各国钾矿储量表推算,这一数字将位列世界前列。 
  据了解,亚洲钾盐公司于2014年获得了由老挝地矿司颁发的万象地区钾盐矿探矿权证,其母公司为亚洲钾盐投资集团,该集团具有雄厚的中资背景。核工业 203研究所创建于1974年,地处陕西省咸阳市。该所是中核集团在西北地区的铀矿资源评价中心、勘查中心、科研中心、环境评价中心和放射性资源检测中心。 
  海外找钾战略 
  在老挝成功布局 
  《中国钾肥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表示,鼓励企业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引导下“走出去”,开发利用境外钾盐矿资源,形成国内生产、海外建厂和外贸进口“三足鼎立”的格局,争取在世界钾盐行业的话语权。 
  值得关注的是,老挝处于“一带一路”的沿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国未来地缘政治角力中将起到特别的作用。亚洲钾盐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以往进口的主要来源是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但中国的邻国老挝却是东南亚地区的钾肥生产中心,钾盐矿储量也十分丰富。老挝地处亚洲中心位置,如果该矿区能顺利获得产出并投入钾肥生产,将大大减少中国进口钾肥的花费和时间成本,在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同时,也能促进东南亚工农业及经济发展。此外,矿区所处位置交通便利,距离首都万象仅40公里,临近万象火车站,13号高速公路贯穿矿区,在控制成本方面更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