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数据治理:如何使用管控手段维护数据安全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4-06-24 | 453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读:近些年来,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据安全问题带来的危害越发多样化。从个人角度来看,是接不完的骚扰电话、精心设计的电信诈骗,冒名顶替、跟踪窥私等行为屡禁不止;从企业角度来看,数据泄露带来的安全威胁和恶意欺诈也愈演愈烈。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数据安全威胁仿佛更多地来自于不法分子、外部黑客,但事实上,企业内部的“蛀虫”更容易攻破企业的数据安全防线,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针对内部人员的恶意泄密与失误操作进行管控,是企业应有的举措。

  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对企业内部人员进行有效管控,进而降低数据安全风险、提高数据管理能力,建设的数据治理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一、什么是数据安全?

  1.数据安全的定义:

  数据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以及具备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横向来看,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管控应从体系建设、管理制度、技术支持、人员素质等多个维度进行考量;纵向来看,企业对数据安全的管控应贯穿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中,数据的生产、存储、交换、访问等过程节点尤为重要。

  2.数据安全的属性/特点:

  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是数据安全最重要的三个特点,另外也可包括例如真实性,可核查性、不可否认性和可靠性等。

  二、来自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风险有哪些?

  对于企业内部的数据安全风险,将第三方或合作伙伴泄密等小概率事件排除在外后,可以大致分为内部人员故意泄密、内部人员操作失误和企业管理松懈几类。

  1.内部人员故意泄密

  企业敏感数据的泄露,很多情况下都是企业内部人员导致的。由于许多企业对员工的内控处于长期忽视状态,即使存在相关制度,也难以严格执行。这就导致某些能够接触到数据的内部员工权限过高,或有内部人员得以直接登录系统窃取信息。在各方面因素的驱使下,常有员工铤而走险,故意将泄露企业内部数据。

  2.内部人员操作失误

  许多企业的数据管理相关员工未能接受合理的技能和意识培训,导致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淡薄、相关技术存在缺陷,难以有效保障企业数据安全。久而久之,因相关员工不查、疏忽、意外导致企业数据泄露的情况时有发生。近日,思科公司就曾因内部人员疏忽,遭到数据窃取和勒索攻击。其内部员工不慎(误操作或不小心)确认了攻击者的验证请求,从而使攻击者能够访问VPN和关键内部系统,造成大量数据泄露。

  3.企业数据安全管理松懈

  许多企业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刚刚起步,对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认知不完善,也难以付诸合理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