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管理的转递和查阅。人事档案管理转递和查阅也是人事档案管理的一大重要方面,当干部因出于录用、任免、调配、政审、入党等工作需要时,就会涉及人事档案的转递或查阅,查阅必须严格按程序和要求进行,且一般不予外借,确因工作需要借阅的,需履行审批手续,并必须在限期内归还,归还时应当认真核对档案材料,确保无丢失涂改等情况。同样,转递干部人事档案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或者安排专人送取,转递单位和接收单位应当严格履行转递手续。
人事档案管理的审核认定。根据中组部相关要求,为做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相关单位和部门需就干部“三龄两历一身份”进行审核,即审核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和干部身份,并进行初审、复审和认定工作。同时,为保证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真实准确、材料齐全完整,从严把好干部人事档案关,中组部还专门制定了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谁管理、谁把关、谁考察、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实行“凡提必审、凡转必审、凡进必审”。任前审核包括档案专项审核、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干部信息的准确性、材料的齐全性、涉及破格提拔的政策合规性等重要清理审核。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单位自上而下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很多单位的领导不够重视,未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导致组织人事部门开展工作难度加大;大部分干部职工主动配合不够,总认为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或者认为自身提拔、晋升希望渺茫,不愿意配合;很多单位虽然进行了基本的档案材料整理,但不够规范,同时未能实现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就大打折扣。
人事档案资料相对落后陈旧。因为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材料归档不及时,可能导致一些资料无法弥补、档案内容不够细致,材料缺乏有效性认定等问题。大部分档案材料里的职工履历表多年未更新,导致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变更不及时等,都直接影响案卷质量。这些都说明事业单位所有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需要做到加强规范,保证真实,记录准确。
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有待改善。一方面硬件设施未达标,如要求档案库房的专设(防火防潮防虫防盗等)、档案盒的更替、电子化的建设等,目前部分事业单位还没有独立的库房,有些单位有独立库房,但未达到相关标准。另一方面是干部人事档案安全保密工作制度不健全,部分单位对档案出入库、借阅、转递未按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和程序,对审核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不够等。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