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专业精神、人本精神——《三精管理》的底层逻辑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4-11-04
|
4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职能层级化中,宋总在书中,把组织分为三个层级,总部、业务平台和生产工厂。每个层级的要求不同,公司总部需要“决策高手”,业务平台需要“市场能手”,生产工厂需要“成本杀手”。每个层级所处的位次不同,需要的本领和能力不同,这样就可以各得其所,将组织内部做到井然有序。同时,还可以发挥出不同层级的比较优势。
在平台专业化上,宋总强调各业务平台要做“单打冠军”,争取做成“隐形冠军”。同时,做业务平台要有“痴迷者”。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几个平台公司,如北新建材只做石膏板,中国巨石只做玻璃纤维,南方水泥只做水泥,中材叶片只做风机叶片,这几家平台公司,都做成了“行业冠军”或“隐形冠军”。
在治理规范化上,宋总特别重视董事会的工作。他把开好董事会,作为牵动组织“牛鼻子”的大事,认为伟大的公司需要伟大的董事会。好的公司要有好的机制,好的公司要承担社会责任。
2、管理精细化
在管理精细化这一章中,宋总用管理工法化、成本对标化、质量贯标化、财务稳健化这四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在管理精细化这一章中,宋总提出:“精者质量,细者成本”。这个理念非常重要,不管企业技术多么高,如果你忘记了质量和成本这两个最最重要的东西,你都会失败。我的理解,质量就是品质,品是三个口,而且是别人的口,不是你自己的口。这里的别人就是消费者、用户、客户。消费者说好,用户和客户说好,才是品质,才有质量。同时,我们的时间有限、资本有限、资源有限,所以,你的成本不可能无限地大。质量、成本两样东西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抓好这两样东西,管理精细化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3、经营精益化
在经营精益化这一章中,宋总用业务归核化、创新有效化、市场细分化、价值最优化这四化来实现经营的精益化。在经营精益化这一章中,宋总提出:“管理是眼睛向内,处理好人机物料,正确地做事;而经营是眼睛向外,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做正确的事”。在这一章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创新的有效化。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握好创新的度,量入为出。不能盲目创新,企业要在自己熟悉的业务领域开展创新活动。因为企业毕竟是营利组织,创新不挣钱,肯定不可持续。对熊彼特创新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宋总延展提出了中国企业七大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持续性创新、颠覆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而且,宋总创造性地提出,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和人才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企业创新也不一定都要选高科技,中科技、低科技、零科技都可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