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5日以来,乌兰县实验小学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学生实际需求,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成功破解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午休难题,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午休环境,赢得师生及家长广泛赞誉。
“我们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利用旧教学楼闲置教室,精心改造出7间宽敞明亮、温馨舒适的学生午休室。”乌兰县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郝生耀说,“我们将继续紧盯师生和家长需求,以更多务实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乌兰县实验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韩宇轩说:“以前中午只能趴在桌子上,睡醒了脖子、胳膊都难受。现在能躺在软软的垫子上,可舒服了,下午上课也不犯困,我特别喜欢新的午休室。”
天峻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以作风建设为引领,聚焦群众“出行难”“办事难”等痛点,以实干实绩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见效,用“看得见的变化”诠释为民初心,让交通发展成果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以往,农村道路设施薄弱、出行不便,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天峻县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坚决杜绝工程建设中的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力破解群众出行难题。
天峻县牧民奎知说:“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雨天泥水多、晴天尘土大,现在新路修好了,开车送货、孩子上学都方便多了。”
天峻县交通运输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马才让草说:“我们严格控制项目成本,规范工程流程,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简化审批程序,主动上门服务,坚决避免企业和群众多跑路、跑空路。”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从“泥泞路”到“放心路”,从“反复跑”到“一次办”,海西州将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民生实事的落地实效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