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营销4.0时代,品牌该学会“谈心”了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10-12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媒介、用户、技术的变革,消费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曾经街口喇叭裤大哥拿着扩音器吆喝,到今天主播对着屏幕喊“家人们谁懂啊”,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品牌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混迹在网络上,寻找能够与消费者沟通的媒介,使品牌越来越有“人味儿”,消费者也越来越“不好糊弄”。如今的品牌,谁懂情绪、能当“嘴替”,谁就更容易出圈。

  营销1.0:渠道为王

  广告一响,黄金万两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中国品牌营销的核心逻辑是“渠道为王”。在信息闭塞、选择匮乏的年代,谁能占据主流传播渠道,谁就能赢得市场。

  电视、报纸、广播和户外广告是品牌发声的重要渠道。尤其是CCTV,堪称“品牌造神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凭借洗脑式重复,硬生生砸出百亿市场。春晚的“标王”争夺战更是品牌实力的象征,孔府家酒、两面针牙膏、金正超级VCD等品牌不惜重金竞标,只为在全民关注的除夕获得曝光,进而赢得销量飙升。

  在这个时代,营销的本质是“广而告之”。品牌无需讲太多故事,也不必深挖用户心理,只需要想办法找到发声渠道,就能换来真金白银的订单。消费者的信息来源单一,有了信任的媒体背书,因此“权威渠道+高频曝光”成为了品牌的制胜法宝。然而,这种“广撒网”式的传播其弊端明显,一旦渠道红利消退,品牌便迅速被遗忘。

  营销2.0:定位为王

  用一句话,占领用户心智

  21世纪初,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单纯依靠传播渠道已无法建立长期优势。品牌逐渐意识到,消费者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认知。

  这时候“定位理论”开始在市场风靡,并迅速成为品牌营销的“圣经”。而定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用一句话定义自己,使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一席之地。

  比如王老吉的崛起,是这一时代的教科书级案例。面对凉茶市场长期边缘化的困境,品牌提出“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定位,将产品从“地方饮品”升级为“功能性饮料”,成功打入全国市场。与王老吉如出一辙的是,农夫山泉凭借一句“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不仅传递了水源理念,更塑造了品牌天然、健康的形象,使品牌深入人心。

  21世纪品牌竞争从“渠道战”升级为“心智战”。谁能用一句精准、有力的口号占据用户心智,谁就能在红海中脱颖而出。广告语不只是宣传工具,而是品牌战略的浓缩表达。然而,依赖定位也使一些品牌陷入了“口号内卷”,没有了产品体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也使品牌难以应对更复杂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