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深化“一芯一环多带”城市文旅发展格局,以力盟商业巷、唐道637为核心培育夜间消费场景;依托清凉避暑气候优势,构建“避暑+康养+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推出避暑康养、生态旅游、艺术展演、体旅融合等“夏都西宁·多元魅力”十大主题文旅活动。
海东市精准对接游客消费需求,发展短途休闲、周末微度假产品,聚焦个性化与定制化方向,通过打造网红打卡地、策划特色文旅活动,持续提升吸引力。海南藏族自治州依托赛事、文化、电影资源开展“跟着赛事、文化、电影去旅行”活动70余场,带动游客量、旅游收入实现同比双增长。海北藏族自治州深度挖掘环湖生态旅游资源,以“观湖”“观鱼”“观鸟”“观羚”为特色,持续丰富研学、银发、生态游产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设施升级+技防监管”提升服务硬实力。玉树藏族自治州打造“1+3”夜游街区并推出沉浸式演艺项目,进一步丰富夜间文旅供给,全方位提升接待能力与体验感。果洛藏族自治州构建“旅游+农牧业”“旅游+体育”“旅游+电商”融合发展模式,举办14场次各类体育赛事活动,助力“农体文旅商”产业深度融合。黄南藏族自治州以“制度保障+赛事融合”推动文旅转型,加速文旅产业向“生态+文化+康养”复合型模式迈进。
青海各市州立足自身文旅发展定位与独特资源禀赋,精准施策、错位发力,形成“差异化推进、互补性赋能”的良好发展格局,共同勾勒出一幅“全域协同、多元出彩”的文旅高质量发展全景图。
此外,省委、省政府领导赴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及香港、澳门等地区高位推介青海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央视《对话》栏目邀约全国观众畅游青海,“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频频亮相乌兰巴托、巴黎等重要国际展会,受到国际广泛关注;“青甘环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自驾游成为主流。
“助”字升级 筑牢服务支撑
今年,青海省国有及省属企业精准锚定航空、铁路、景区运营三大核心领域,通过载体升级筑牢服务支撑,凭借产品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打造文旅服务标杆,为全省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前三季度,青海机场公司通航网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通航城市数量达63个,让游客从“家门口”就能直飞青海,切实解决了“远方客想来难来”的痛点问题。创新强化客流引流,承办中国旅游日“旅游+交通”主题倒计时西宁站活动,深度参与长沙联合旅游推介会,并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青海湖等核心景区同步开展“云端看青海”航旅直播活动。系列营销举措累计吸引超1000万人次网络关注,直接带动航旅产品预售额突破2000万元,为青海文旅市场汇聚了更多人气与消费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