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绿色有机”是标准:制定牦牛、青稞等10项特色产业标准体系,批准发布农牧业地方标准800余项,特色农畜产品地方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入开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开展牦牛产品、藏羊产品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5家企业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标准化生产让“青字号”品牌有了“品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8%以上。
赋能:以全链升级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品牌建设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全产业链的价值重构。青海以品牌为引领,推动农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从单一产品向产业集群升级,让品牌价值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上午7时,已经屠宰完毕的牦牛到达西宁市湟源县“小茶牧场”精深加工厂的排酸间。经过24小时排酸后,这批牦牛肉将进一步精细化分割,然后通过冷链配送至各销售点,直达终端,实现“牧场到餐桌”的新鲜闭环。
全链条闭环发展,从2017年落地至今,“小茶牧场”构建起“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其依托3万亩牧场、2400亩种植基地,自有与合作牧场存栏1万头牦牛、3万只藏羊,夏秋轮牧、冬春青贮补饲,开发出50余种分割品及肉松、羊肠等高附加值产品,年产量超千吨,订单持续增长。
“全链升级中,我们创新‘企业+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运用卫星遥感监测草畜平衡,既保障牦牛自然生长周期,又通过订单农业带动周边牧民增收,实现生态保护与市场开拓的双向赋能。”企业副总经理张洪智告诉记者,他们流转3村土地,年支付流转和分红费共计55万元,带动400余人次临时用工,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生态优先、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企业改造老旧校舍成特色民宿,推出牧家体验、星空露营等服务,以“种养加销旅”五环联动,完成从传统养殖到三产融合的蜕变,打造出高原特色农牧业可持续生态闭环。“小茶牧场”的成功实践诠释了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如何赋能品牌价值升级。
在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四年间,青海的农牧企业不断打破“卖原料”的传统模式,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在青稞产业领域,青海互助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推出28度柠檬风味青稞酒、43度雪莉青稞酒,打破传统白酒风味边界,推出青稞威士忌等新品,让青稞酒从“传统白酒”向“多元化饮品”跨越;青海康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盯枸杞的精深加工,开发多款“健”字号产品,不断提高枸杞的附加值,现有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及自治区……截至今年9月,全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4.3%,较2021年提升3.3个百分点,品牌溢价效应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