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还是从国家层面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都有重大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人才的整合、配置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挽回流失的人才,引进合适的人才,使人尽其用。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人事档案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模式是人力传送档案、档案由纸质材料储存,它的优点是易保存、易整理,但劣势也显而易见,如主观随意性强、易弄虚作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人事档案信息化的构建涉及人事档案材料管理归档、人事档案管理的转递和查借阅、人事档案管理的审核认定三个内容。笔者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创新,探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档案管理研究的关系。
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内容建设、日常管理、利用审核、纪律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完善,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各级各类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基本遵循。根据《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通知,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新时代党的重要执政资源。要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工作质量,持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服务广大干部人才,服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人事档案材料管理及归档。2012年,中组部、湖南省委组织部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整理提出新要求,要求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材料归档、目录调整、卷盒更换、电子化操作等,切实提高档案材料的质量,保证每卷档案完整、真实、有条理。总体而言,干部人事档案是记述和反映员工个人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学习工作经历、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组织人事部门最好配备一名专职档案管理员,明确其岗位,负责干部人事档案的建立、接收、保管、转递,并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档案信息化等日常工作。按照通知要求,干部人事档案主要分为十大类,档案专管员需要对现有档案材料进行整理查缺,形成查缺单,并对现有档案材料进行鉴别,补齐缺失的档案材料,最终形成符合国家规定的纸质档案。而干部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则是传统档案管理的升级,包含档案的整理编码、档案查缺、档案扫描、原始图像制作等工作,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确保与纸质档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