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加快建立管理学的中国学派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4-08-19 | 50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的管理学研究,不应是对西方管理经验的复制,抑或在中国情境下对西方既有管理理论的再检验;过度强调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并尝试据此构建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管理思想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对科学与变革重视不足、缺乏与市场经济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联系等。所以,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理论相结合,形成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是建设管理学的中国学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建立管理学的中国学派,应当对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有选择地继承:一方面挖掘梳理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管理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对比西方管理理论,与当代管理思想碰撞融合,实现中国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最终,形成以解释复杂管理现象为目的,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又包含对既有管理理论的继承,实现了东西方管理思想相融合的管理学知识体系。

  凝练特色管理理论,突出管理学的本土化与原创性

  从产权性质看,国有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还会在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处于支配地位,承担战略性投资、国家安全和民生保障等特殊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经历了权力配置层面的经营自主权确立、制度建设层面的企业制度创新以及产权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化,极大提升了企业运行效率。国有企业在产权结构和组织制度等方面具有与西方企业相异的特殊性:一是股权高度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受政府宏观调控力度较强,政府拥有较多影响企业发展的资源。由此产生诸多国有企业管理面临的独特矛盾和问题,比如企业家使命主义精神与内部人控制之间的矛盾、管理层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问题、党组织嵌入公司治理结构的实施机制等。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推进,亟须学者们以本土化和原创性为原则,结合国有企业管理实践,凝练特色管理理论,总结与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从企业组织形式看,我国企业实施集团化经营趋势明显,企业集团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单体企业间的经济组织,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与单体企业相比,企业集团规模大、涉及产业和产品多、包含多法人主体。集团化经营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协同效应,但集团内部存在的多层级与多维度的功能分布、管控与被管控关系,使得企业集团管理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统死放乱”“集而不团”的现象大量存在。金字塔结构是我国企业集团最常见的组织形式,金字塔结构下的成员企业因为层级差异和混合投资行为形成了独特的网络结构,使得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存在偏离,多重委托代理链条导致了更为复杂的公司治理问题。所以,建立管理学的中国学派,有必要将企业集团框架内的母子公司管理问题作为中国情境下的特殊研究主题,结合中国的文化情境讨论企业集团协同效应的提升路径,梳理实践中的特色管理活动,推动企业集团持续成长及金字塔结构下母子公司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