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格尔木:“盐”与“光”的交响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pmoa809fde2 | 发布时间: 2016-08-22 | 108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4月,格尔木传出一个好消息:青海盐湖集团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将于年内全面建成、全线投产。

  听到这个期盼已久的消息,许多格尔木人都为之一振。这意味着,作为格尔木地区盐湖资源开发的核心工程,这个投资超过250亿元的大项目,自2010年7月开工,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就要完成了。

  喜事接二连三,格尔木光伏产业也捷报频传。5月26日,鲁能集团在青海格尔木开发建设的20MW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仅用45天就完成建设。6月,国电青海分公司格尔木三期5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也全面投产。

  不经意间,来自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和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的这两条信息,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感悟到,在新常态下,格尔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突破了重重困难,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活力,而新能源产业更是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

  一

  在格尔木市的工业发展史上,有两大资源的开发,值得被深刻铭记。这两大资源,就是本文开头提及的盐湖和光能。

  作为“中国盐湖城”,盐湖与格尔木这座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因为盐湖,格尔木市在第二产业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格尔木市建政60多年来,它也实实在在为格尔木市的经济发展立下了大功。

  在这里,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盐湖开发的历史。

  建政初期,格尔木地区虽然有工业,但产品只有重革、轻革、皮鞋、砖、石灰等几种支农产品。此时的盐湖虽有一座钾肥厂,对地方经济发展却没有发挥重要作用。

  对格尔木而言,盐湖资源就像阿里巴巴的宝藏,一旦打开,就能为全市提供发展的巨大财富。

  进入二十一世纪,盐湖开发的号角终于在茫茫戈壁吹响。2003年10月,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青海钾肥百万吨工程基本建成,格尔木市由此成为全国排名前列的盐化工基地。然而,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察尔汗盐湖的资源开发,始终没能摆脱仅仅提取钾肥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大量的钠、镁、锂等伴生资源都被当作废料排放堆积。

  怎么能把这些伴生资源都利用起来?必须转型升级,走循环产业发展的路子。2005年10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被列入首批13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格尔木地区盐湖中的各种资源开始得到有效利用。2005年底和2007年底,青海盐湖集团以氯化钾综合利用为主的一期项目和以氯化钠综合利用为主的二期项目先后开工建设。2013年,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全面开工。

  资源的深加工有了突破性进展,盐湖开始真正“活”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