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指信息本身的价值。关系性指信息背后人与人之间的实际联系,大家常说的情绪价值就包括在内。更深层次说,还包括物理可供性、认知可供性、社会文化可供性和情感可供性。什么意思呢?别着急,我一个一个说。认知可供性,指信息理解的方式。比如,红色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意思,交通灯的红色意味着“停”,绿色意味着“走”。文化可供性指信息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比如,网上的点赞、分享按钮,代表一种社交互动。在中国,亲吻脸颊和恩爱相关联,而在美国,这是一种见面时的社交礼仪。情感可供性指信息带来的情感反应。比如,看到温馨的家庭照片会感到温暖,听到轻松愉快的音乐会觉得放松。理解不同的可供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当然,我还要说些关于新媒体、传播者、效果,社会现象等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网站初期,普通人没有发言权利。后来,人人都是自媒体,大量用户生成内容出现,平台开始“去中心化”。但是,随着技术进步,去中心化的局面被打破。由于马太效应的影响,权力还是向几个大平台集中,“再集权”成为新的象征,导致信息遮蔽和黑箱操作现象。现在,大公司控制主要的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互联网变得“再集权”。它们利用数据训练AI和算法,这种变化让我们并不知道哪些信息被隐藏,哪些被展示;这不仅使得信息传播的公平性受到挑战,还导致新的信息封闭和操作黑箱的出现。所以,能给品牌传播带来什么启发呢?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产品定位客户是什么;为了目标,选择更明智的传播平台;多渠道传播也要细分聚焦某一类,防止大而全;合理利用平台给的技术,用数据制定传播方法;注意客户的感受,根据客户的反应优化品牌的内容和表达方法。对了,还要再提一句,客户不等于用户。客户是付费的人,用户付不付费都算。
总结
理解媒介,才能做好传播。新物种大爆发,已经到了没有通用方法论的时代,每一个公司胜出,复盘时都不一样,希望你能理解媒介、理解信息,重视渠道,关注客户,守正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