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青海“风生水起”好图景 ——“两山”理念青海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8-13 | 6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茫茫戈壁中崛起的光伏蓝海,到高塔耸立的熔盐塔式光热电站;从液态空气储能的“绿色充电宝”,到昆仑云谷的绿色算力走廊;从光伏治沙里草畜共生的生态画卷,到绿色发展中“保护与开发”的协同密码——青海正用实际行动证明,清洁能源产业不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路径,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守护生态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了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宏伟蓝图,叮嘱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能源结构转型、降碳减排作出更大贡献。青海牢记嘱托,以生态建设为底色,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绿色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互补,清洁能源成为青海最具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特色优势的支柱产业。

  产业筑基:从“风光富集”到“全产业链布局”

  青海依托“水丰、光富、风好、地广”的自然禀赋,全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电力装机7590.47万千瓦(含储能),清洁能源装机7181.48万千瓦,占比94.61%;新能源发电装机5513.46万千瓦,占比72.64%,绿色动能持续领跑。

  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

  “目前,青海柴达木沙漠格尔木东基地1000万千瓦光伏项目获得备案,标志着华电青海公司‘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建设迈出坚实一步。”华电青海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发电量约180亿千瓦时,电力供应保障和环境效益显著,对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当地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和节能减排,助力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能源高质量发展道路,清洁能源发展呈现“风生水起”“风光无限”的美好图景。

  从大力推进国家三批大基地项目,到聚焦增强内需保障、对外输送能力,持续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再到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国家布局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进清洁能源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基地建设,推动形成“1+2+N”绿色算力基地发展布局。

  青海全面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绿色能源输出效率及范围,有力支撑青海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据统计,2024年青海省能源领域投资超过58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34.4%,其中清洁能源投资400亿元,是青海历史上完成能源投资最多的一年,能源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